新闻动态/news
|
积极改善乡村老年人的人居环境时间:2020-08-25 00:00:00 【转载】 村庄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便于老年人的交往,体现乡村生活的特点,适合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上的可行性,其目的是要使乡村老年人能够更健康地生活。 随着乡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和乡村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乡村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乃至出现乡村的老龄化速度超过城市的现象。由于乡村老年人已经不是主要的劳动力且较少参与村庄事务,他们的声音经常被忽视,愿望也经常不能得到满足。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目前农村工作中投入很高且推进力度很大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的人居环境改善直接关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老年人的安居乐业不可忽视。 01
乡村现状决定人居环境建设方向
之所以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首先是因为乡村老年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乡村的主要居民,人居环境整治要想取得成效,就不能不满足这些主要人口的需求。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大量青壮年离开乡村进入城市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尽管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些政策鼓励青壮年人口回流乡村,但是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不管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的发达国家都呈现出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乡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也是一个自我加速的过程,乡村青壮年越少,乡村生活就越没有吸引力,那么离开的人也就越多。所以,留在乡村的经常是老年人。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不仅乡村老年人口留在乡村,而且有一些被乡村环境所吸引的城市老年人在退休以后也会到乡村生活养老,所以未来乡村可能会聚集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考虑老年人对乡村人居环境的需求,不能服务社会最主要的群体,那乡村人居环境就无法取得实在的效果。 此外,要考虑乡村老年人的需求,也因为他们的特殊需求正在出现。过去老年人与其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他们的需求是被包含在家庭需求里面的,家庭的需求也就是老年人的需求。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与他们的子女并未生活在一起,而是独居生活,他们的特殊需求就浮现出来。老年人独居生活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外部的客观原因,也有内在的主观需求。青壮年人口外流造成老年人身边没有子女,他们不得不独自生活,形成越来越严重的空巢现象,这可以说是客观原因;但是也有许多老年人为了避免家庭内部冲突和维持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主动选择独自生活。他们不像传统社会里的老年人,必须跟已婚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单独居住。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这使老年人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的要求逐渐显露出来,这就需要DB视讯 的人居环境建设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02
建设适应老年人需求的人居环境
老年人对人居环境的首要需求是交往。所以,建设适应老年人的人居环境,首先,要考虑便于老年人交往互动。过去在一个大家庭中,因为有许多家庭成员共同生活,老年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在家庭内部,含饴弄孙是老年人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社会交往的需求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必需。但是在其单独生活以后,老年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是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所必需。老年人有大量的闲暇需要打发,但是他们打发闲暇的手段又不多,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成为许多乡村老年人交往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些交往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手工艺培训,这些培训也成为老年人交往的平台。DB视讯 曾经看过一个手工艺培训项目,参加的人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明确表示,是否学会技术或者是否能够生产产品营利,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机会大家聚在一起。 增加老年人的交往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在一些地区有了一些经验。比如,一些地区鼓励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上门探访,这为老年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对高龄老年人的关护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还有一些地区建立了村级的老人会和由老人会组织运行的村级互助基金,把老年人的养老钱凑在一起,作为互助资金贷给有资金需求的本村人。这不仅可以缓解乡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也增加老年人的收入,并且为老年人提供了交往的渠道。尽管有这些好的经验,但是许多村庄在规划中还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交往需求,没有留出足够的公共空间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一些村庄在规划中有适合青年人和中年人活动的运动场或广场,但是没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共空间。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是多方位的,既有传统的聊天、游戏或晒太阳,也有学习知识、改善健康和适合老年人的体力劳动。在村庄的改造和建设中,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的交往空间,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需要。 其次,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也要考虑到老年农民的习惯和适应过程。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使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村民都受益,特别是老年人。安全的饮水、清洁的空气以及便利的厕所和垃圾处理都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但是在看到老年人受益的同时也要看到不适当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可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过快的人居环境变化过程、过度的模仿城市生活都可能不利于老年人的生活或者需要支付较高的代价,都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生活。 生态宜居的乡村是老年人生活的乐园,但是老年人也往往因为习惯于原有生活方式,对于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比较缓慢,如果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过快过急,就可能导致老年人的不适应。比如,一些地方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任务之一是生产和生活的分离,特别是人畜分离,家畜饲养统一搬迁到饲养小区。人畜分离以后,乡村的环境质量会相应提高,进而减少疾病传播,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但是老年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自家院子中养些畜禽,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的消费,而且也显得热闹,全部禁止庭院中饲养畜禽,可能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不让农民在自家院子里养猪可能还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连鸡都不能养,吃鸡蛋还要去市场上买,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03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强调乡土性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要有乡村的特点,不能照搬城市的模式。乡村吸引人的地方是其乡土性,乡土性不仅会吸引乡村的老年人,而且也会吸引城市的老年人。一些老年农民不愿意进城养老,一些城市老年人希望到乡村生活,这都是因为乡土性的存在。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要保留乡土性,避免过度模仿城市。比如,上楼对于大多数乡村老年人是不适应的,不仅因为乡村的楼房大多没有电梯,不方便老年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整齐划一的楼房使乡村的生活完全城市化了。封闭的单元房在阻碍老年人交往的同时也隔断了农民与土地的联系,老年人在进入楼房以后,很难再有任何生产活动。DB视讯 知道,在传统的乡村,农民几乎是没有退休的,他们在年老以后会逐渐减轻劳动负担,但并不会完全停止参加劳动。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也有利于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如果乡村生活过度模仿城市,老年人就可能无事可做,这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现在一些乡村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会,一些投资人或建筑师对乡村进行大规模改造,使乡村失去其乡土性。在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改造中,如果实施一些脱离当地村民生活的方案,将乡村变成服务于外来人流的空间,老年人的生存环境会首先受到损害。 乡村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因此人居环境整治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村庄的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便于老年人的交往,体现乡村生活的特点,适合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上的可行性,其目的是要使乡村老年人能够更健康地生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